本帖最後由 landy7278 於 2015-5-17 13:20 編輯
不知不覺 Landy 愛亂改系列已經來到第32篇,距離上篇發文已經間隔有兩個多月了,這段期間除了持續研究各項改裝品移植及下訂安裝外,主要還是為了測試本篇這項改裝品的實用度及功能。 在還沒安裝此改裝品之前,就常聽聞過許多 LEXUS RX 及 CT 車系的車友對此物都極為稱讚,這些常聽聞的稱讚不外乎有車子的操控變好了,底盤變扎實了,過彎時車身的側傾也變低了等等,甚至更甚的還有說車內的音響音質變好了,煞車距離感覺上也有縮短了.........。 因此,我特地也進了一支油電版專用的 TRD 主動式車身抑震液壓拉桿,還將避震器、全車上下拉桿、前後防頃桿等跟底盤結構有關聯性的改裝品延後安裝,目的就是為了瞭解此項物品的真實用途。
為了佐證這項產品的功用,我還找了幾個網站資訊及影片來參考,這些影片是大概描述當車子行進於較崎嶇的路面時,路面上較大的顛頗及震動會經由避震器阻尼及彈簧吸收反饋,但當避震器阻尼及彈簧無法完全吸收餘震,或是阻尼來不及反應的狀況下,就會有部分非常細微的震動經由避震器上座傳導至車體上,又因車廂內部及後行李箱都屬密閉空間,算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共鳴場所,且後避震器上座就位處於後行李箱內,故當後行李箱內有非常細微的震動,這些動動異音就會因共鳴作用而放大,進而會讓駕駛者產生操控不佳等不舒服的感覺。反之,若是於車體鋼板上加裝TRD 主動式車身抑震液壓拉桿後,車身的細微震動及變形會因有了這根可伸縮式的液壓桿支撐而分散、減少、變小,這就是影片中所要闡述的基本原理,也正如同TRD所命名的 ”主動式車身液壓減震桿”,看清楚喔,是減震桿。
影片一:消除異音及共震共鳴的測試!(理論及實際功用相差不多)
影片二:車身扭曲抑制?(車身真的有那麼軟Q嗎?吸收力量的方向也不對啊,這效果未免太過放大了.....)
此次安裝的”TRD主動式車身液壓拉桿”,汽油版有前、後兩支一組,油電版就只有後面這一支,安裝點是位在後保桿內防撞鋼樑的內側下方,此桿左、右支架的鎖點就是直接鎖在車身鋼材上,幾乎與後防撞鋼樑是平行的位置,兩者螺絲的鎖點也是非常接近,要說這裝置可以增加操控及穩固車身的變形,我想應該是效用極小,因為依據力學、應力及力向量原理,安裝液壓減震桿的那整片車身鋼板變形跟扭曲機率應該非常低,即使有也是控制在0.5公分的範圍以內,再加上同處又有防撞鋼樑支撐,使得變形機率更低。 所以對於IS 300h F-Sport版車款而言,在這兩個多月來實際的駕駛測試,無論是在一般道路上、高速公路或是山路彎道上,操控性提升方面的感受機乎是無感,但對於路面坑洞震動引起的車身共鳴及共震聲音,倒是有稍微做到抑制震動、降低異音的功效。本項套件單價15200元,加上安裝工資1500元,要價將近17000元,獲得的成果只是降低些微異音,說實在一點,CP值真的不高,這就驗證了當初就有廠商提醒過我,這玩意兒有閒錢最後再裝會比較好,我算是體會到其中的含意了。
附註:
因為在本站內曾有IS 300h的車友安裝了汽油版的前、後液壓減震桿,為了讓測試能夠更完整,所以本人12月中旬,有透過廠商與日本TRD連繫,想要加訂前方的液壓減震桿,但日本TRD回覆說,油電版就只能安裝後方,前方因為空間關係無法安裝,為無持產品品質,堅持不願出貨,至於台灣有人順利安裝前、後液壓減震桿之事,日本TRD已聽聞,但對此不願做出評論。 所以,本次測試僅就本人愛車LEXUS IS300h F-Sport版安裝後方TRD液壓減震桿來評論,對於其他車種所安裝的TRD前或後液壓減震桿、抑或是台製的液壓減震桿,因為其安裝部位及鎖點部位可能有所不同,所以感受程度也可能與本人測試有差異,就請大家多多自行體會了,切勿引起爭論及筆戰。
01.好大一箱,幾乎占據整個桌面。
02.開始開箱了,請將目光放於箱內,不是電腦桌面。
03.驗明正身,來自日本 TRD 與 YAMAHA 合作之手。
04.液壓伸縮空間處。
05.液壓桿的另一端。
06.內容物很單純,但是就很大一盒......。
07.固定支架及螺絲。
08.這就是鎖在後保桿車體上的支架,薄薄一片,約3-4mm左右而已。
09.日本人必備的安裝說明書。
10.簡單明瞭,看圖說故事即可安裝。
11.十月份時的後屁股,還是潔淨的雙出管。
12.開始作業,拆下後保桿,看見粗壯的防撞鋼樑。
13.與防撞鋼樑相比,真是粗細不成比例。
14.開始鎖上左支架。
15.調整位置,鎖上右支架。
16.再次檢查,有無安裝錯誤。
17.確認無誤後,鎖好螺絲。
18.左支架完工,就在防撞鋼樑正下方的車體上。
19.換個角度拍攝。
20.如果這裡會變形,那防撞鋼樑不就也會變形?
21.從這裡可以判斷出,這東西並未鎖定在底盤配件上,所以跟操控並無直接關聯。
22.換個角度,再讓大家判斷一下。
23.完工,裝回原來的後保桿。
|